但还是有一些卖家,抱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种心态,毅然地走向了这个诱人的“风口”。
可是站到风口之前,你可曾想过脚下也许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5月7号的亚马逊深圳办事处,聚集了一群身穿黑字白T,打着白字黑伞的亚马逊卖家。T恤上印着“亚马逊还我血汗钱”“亚马逊跟卖漏洞嫁祸卖家”等触目惊心的字眼。
短短几小时内,卖家高喊着“亚马逊,还钱”口号的视频传遍朋友圈和各大卖家交流群……
事情开始不断发酵,一方面舆论并没有倾向这些卖家,反而还有不少卖家觉得亚马逊的做法大快人心,另一方面,亚马逊的态度也十分坚决,只有让违规的卖家收到处罚,才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
亚马逊发布声明,再度重申规则
在小编的印象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卖家聚集声讨亚马逊维权了,也许是有了前车之鉴,又或许是抱着“法不责众”的思想,这些卖家仍抱着一丝丝希望。
5月9日中午,亚马逊发布了一条官方声明:
老规矩,小编来给大家划一下重点: 第一,亚马逊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想趁着疫情铤而走险赚快钱,首先这种行为就是违规的。既然你不遵守平台的规则,那平台当然也不会惯着你,下架产品、封号、冻结资金、起诉,这份处罚大礼包你不收也得收。 第二,前两天上演的这场闹剧,也不是全无用处。对于这些维权卖家,亚马逊也对其账户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但结果显示这些卖家确确实实存在违规行为,还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试图规避平台审查。 更有甚者,即便已经被亚马逊再三警告,但他们依旧肆无忌惮地捞着疫情的红利。对于这一类卖家,小编也有三个问题想问: 你们的产品都是合格的吗? 各项资质与认证材料你们都有吗? 在入局之前,你们想过自己的帐号安全吗? 第三,对于卖家最关心的申诉问题,亚马逊也在声明中明确,如果是被误杀的卖家依旧可以通过邮件中提供的申诉渠道进行申诉。所以,卖家朋友们也大可不必过度恐慌,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诚实经营,遵守法律和平台规则,亚马逊也没有必要和你过不去。 关于此次事件的一些反思 疫情当下,人人都知道口罩等防疫物资是一块利润巨大的“香饽饽”。但往往高利润的背后,就是高风险。对于那些投机取巧的卖家而言,这就像是一场赌局,诱人的彩头悬在高处,没有足够的资质保障,光踩着一根“长杆”,一不小心便摔得粉身碎骨。 最可怕的是,有些人明知自己的杆子已经蛀满虫洞,一碰即折,也强行入局。 一场混战下来,那些资质齐全的卖家早就赚的盆满钵满,还有一些卖家也在早期蹭了一波红利之后早早便全身而退。只剩下一部分卖家,被这些暴富的故事不断挑动着神经,继续蒙上眼睛踩在摇摇欲坠的长杆上。 话说回来,口罩这些东西,平台也不是完全不让卖,只要你资质齐全,你发你的财,姐夫坐着收佣金,何乐而不为? 但你要没有资质硬卖,还要卖这种不达标的三无产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首先对亚马逊来说,被那些卖假货赚快钱的卖家坑了这么多次,姐夫总归是涨了些经验的,虽然产品并不是由亚马逊直接出售,但当产品出了问题时,亚马逊同样也要跟着卖家一起背锅。一旦卖家拍拍屁股跑路走人,亚马逊也得继续收拾烂摊子。所以在出现这种问题时,亚马逊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像声明中说的那样,先冻结账号,扣留款项,当消费者发起退货、退款的时候,再对其进行赔付。处理完相应的消费者订单后,卖家才能够通过申诉渠道拿回部分资金。 其次,对于那些老老实实做运营的卖家而言,这些违规卖家的做法不光违背了公平竞争的规则,扰乱了市场秩序,更把好好的市场环境搅成了一滩浑水。你是见好就收,全身而退了,在这个品类辛苦打拼了这么多年的卖家还怎么在这个乌烟瘴气的环境中生存? 被你们破坏的“中国制造”口碑,要靠多少人呕心沥血才能重新树立起来? 倾尽所有做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何苦呢? 当下这样的时局,对每一位跨境人都是一场大浪淘沙的考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优化运营让自己在这场劫难中活下来,而不是为了眼前一时的利益去顶风作案以身犯险。 同样,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了所有的卖家,在一个平台销售就一定要遵守平台的规则合规运营,不要随便去试探平台红线。既知是雷区,就绕着点走,别老是幻想着自己有天神护体,百毒不侵。